中国钢铁的明天更美好发表时间:2019-09-16 10:58 ——钢铁行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侧记本报实习记者 樊三彩 记者 何惠平 金秋九月,携着秋的成熟、向往,如约而至。 9月7日,是个不寻常的日子。钢铁人齐聚北京会议中心,一些久未谋面的老领导、老专家现身,更是让现场的钢铁人激动难抑。这一天,钢铁行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这一天,北京的天格外湛蓝。 下午2:00,与会的嘉宾们相继而至。他们首先在特别制作的签名簿上庄严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大步迈入会客室,与前来参会、久未谋面的前辈、同行、老朋友们亲切握手、交谈,会客室的气氛越来越热烈,一阵又一阵的欢迎高潮此起彼伏。这样的相逢,实在难得。 会议开始前的大合照,把会场热烈的气氛推向又一个高点,大厅充满着掌声和欢笑声。 下午2:30,会议如期开始。今天的会议议程丰富而紧凑,会场弥漫着满满的正能量、感动和情怀。由中国冶金报社制作的首部钢铁行业宣传片《中国钢铁让世界更美好》的发布,更是让参会的嘉宾们备受感动,他们纷纷表示:“这个宣传片相当震撼,这是钢铁人以自己的方式向新中国70周年献礼。”会议以这样独特的方式开始了。 忆往昔峥嵘岁月,品今朝行业大势,起宏图任重而道远。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高质量发展的发力之年。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钢铁行业的老一辈、新一代领导、专家们对此次会议的感受如何?对钢铁行业未来发展又有怎样的期待呢? 激动,激动人心 “这次来参会,能够和大家一起庆祝冶金行业这70年的发展,感到非常高兴。”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原书记,原冶金工业部部长刘淇言谈间笑容满面。 当《中国冶金报》记者问起在北京担任市委书记期间,对钢铁行业备战奥运有没有印象最深的事情时,刘淇不假思索地说道:“有啊,当时,为了实现钢材不进口的目标,把我们几位大钢铁企业老总请来了,鞍钢、马钢、舞钢(现属于河钢集团)等,会战鸟巢用钢。钢铁企业当时都非常支持,最厚的钢板是舞钢做的,他们开发了很多新钢种。” “这次活动规模很大、层次很高、很有气势,我的心情也很激动。”工信部原材料司巡视员吕桂新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 “这个活动相当有高度,特别有分量,既是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大的献礼活动,也让我们钢铁行业能够在70年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回顾一下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今天来的这些领导们,可能不仅仅是来参加一个活动,更是在回顾历史,或者在寻找自己的角色。”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评价道。 ………… 这是一场体现全体钢铁人心声、情怀、奋斗意志的最高规格的盛会,老一辈钢铁人的期盼与新一代钢铁人的使命在这里交汇,奏出了一支大气磅礴、令人回味的交响曲。 辉煌,辉煌永驻 在大家对今天的会议频频点赞之时,谈及70年钢铁发展的成就,与会的嘉宾们也都非常感慨,娓娓道来。 “我们中国钢铁工业70年来不仅仅为国家贡献了100多亿吨钢,而且培养了无数的人才,这是我们冶金战线为全国做的贡献。”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原国家冶金工业局局长王万宾感慨道,“从1998年5月份开始筹划,到1999年1月2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成立,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迄今已经成立了20周年,而这20年恰恰是我们中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的20年。这20年,我们钢铁战线的同志们战胜了无数困难,经历了无数的磨炼,终于把中国钢铁工业真正地做成了世界老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殷瑞钰激情洋溢地说道:“钢铁工业进步大着呐!新中国成立时,钢铁产量只有近16万吨一年,等于手无寸铁,中国为什么挨欺负啊,就是因为工业不行,工业不行是因为钢铁不行。我们就在毛主席、周总理领导之下,全力以赴投身钢铁工业奋斗,解决了有没有、够不够,甚至不少好不好的问题,目前正在走向全世界前沿的路程当中。” 全联冶金商会名誉会长、原国家冶金工业局副局长赵喜子说道:“我的观点,现在的中国既是钢铁大国也是钢铁强国了。规模是次要的,中国钢铁目前在品种结构、质量稳定性、产品高端化方面,已经是世界数一数二的了。” 与会的企业代表们也结合自身情况,回顾了70年的成长足迹。鞍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林介绍了鞍钢如何践行长子担当,实现从废到兴、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的历程;沙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常务执行董事、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彬深情回顾了沙钢从一家小轧花厂发展成为新中国第一大民营钢企的奋进史…… 奋斗、艰辛、磨炼……这些词汇在会场的上空久久回荡,诉说着中国钢铁人用汗水、奋斗、青春创造的辉煌。 战鼓,战鼓声催 会议接近尾声之时,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15家中国钢铁企业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见证下,联合签署并共同发布《中国钢铁企业绿色发展宣言》(下称《宣言》),作为新时代中国钢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新起点。 新时代,新使命;话初心,谋未来。关于未来的发展,与会的代表们看法如出一辙——“空间很大”“很有希望”“前景广阔”……一字一句,入耳入心。对钢铁人来说,这是动力,更是使命,是已经敲响的声声战鼓。 “进一步创新,勇攀金属材料的高峰!”刘淇言简意赅,道出了自己对钢铁行业最大的期望。 “钢铁行业未来很有希望啊,还是要努力成为国家支柱产业、基础产业。”殷瑞钰强调。 王万宾对钢协践行使命担当做了进一步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还要进一步发挥好联系企业、向政府提供建议、引领钢铁行业向前发展的行业组织的作用。我衷心希望我们中国钢铁工业在新时代能够获得新的巨大的进步。” “这几年首先要防止新的产能过剩,再有新的过剩就麻烦了,以前打掉的是违法违规、落后产能,现在剩下的都是先进产能,控产量更不好控。第二个,有几个品种的高端化、稳定性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点差距。”赵喜子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 吕桂新表示:“对钢铁行业未来发展我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钢铁行业今后发展空间都很大。不过,首先必须做到的就是,抓住去产能的‘牛鼻子’不放松,严禁新增产能。一定要按照产能置换办法,把新增产能这个阀门关住,这个行业才有希望。其次,最近我们还要关注产量增长过快的问题。只去产能、不限产量,效果也不会好。最后,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不可忽视的环节,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下去。” “展望未来,钢铁工业既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面临严峻挑战,建设更高水平的钢铁强国,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懈奋斗。我们深知,钢铁工业的现状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与党和人民的期许还有差距。”钢协会长,太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祥明指出,“要扎实推进结构优化、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重点工作,促进钢铁工业健康、持续发展,为国家强盛、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做出我们钢铁人新的更大贡献。” 即将就任世界钢协会长的于勇,结合国内外钢铁强企的发展事例,对钢企转型升级方向发表看法:“中国钢铁工业要高度关注由钢铁向材料,由材料向技术转变的趋势。发达经济体的钢铁企业,除了实现了较好的产业链延伸,钢铁产品也已经延伸到了下道工序的半成品和零部件。更重要的是,这些零部件已经成为专有技术的载体。通过钢铁零部件向下道工序出售专有技术,产品本身已经是载体的概念了。” “经过交流,大家取得了一个共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钢铁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实现新的发展。”何文波表示,未来,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向着既大又强的钢铁强国的目标继续奋斗。 下午5:30,嘉宾们徐徐走出会场,握手告别,互道珍重,信心、决心写在脸上,力量正在心底里升腾。站在70周年这一全新的起跑线上,让我们革故鼎新,勇力担当,携手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